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处罚

时间:

交通肇事逃逸应该怎么处罚

一、交通肇事逃逸应该怎么处罚?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后逃逸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3、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二、交通肇事逃逸涉嫌犯罪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1、侦查立案。

侦查机关接受报案人或控告人的举报,或侦查机关自行发现犯罪线索,予以立案侦查。

2、移送审查起诉。

侦查机关侦查终结,认为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向人民检察院提请公诉,提交起诉意见书,并附全案证据。

3、提起公诉。

检察院经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案件进行审查,对认为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对证据不充分的案件,退回补充侦查。

4、法庭审判。

人民法院受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组织控辩双方对证据进行质证、辩论,听取被告人的陈述,综合全案证据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

5、执行。

对有罪的刑事判决,在判决生效后交执行机关执行。执行机关有监狱、看守所、社区、司法所等。

三、交通肇事逃逸涉嫌犯罪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条件有哪些?

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2、证据确实、充分;

3、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四、交通肇事逃逸涉嫌犯罪民事赔偿可以和解吗?

可以,肇事者和受害人签订的民事赔偿协议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可见,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主要还是取决于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如果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特别轻微,肇事者完全可以和受害人协商处理,但事故发生后选择逃逸的,就算主动履行了民事赔偿也会被交管部门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规定如下: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有肇事逃逸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并且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再取得。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如下:

一、主观上肇事者逃逸的动机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二、客观上,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逃逸者的行为不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也构成肇事逃逸。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肇事逃逸后会怎样处罚

肇事逃逸后的处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肇事逃逸但未构成犯罪的,处以行政处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另外一种是构成肇事逃逸罪的将被处以刑事处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提到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www.fa55.net[

如果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解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13 1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