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拘役拘传的区别 拘役

时间:

拘留拘役拘传的区别在于性质不同、执行的主体不同、最长的期限不同。对于拘役和有期徒刑的区别在于期限不同、执行地点不同、在服刑期间是否能够回家。

什么情况下判拘役

法律常识:

以下情况判拘役:

1、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适用比例最高的是渎职罪,其次分别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

2、对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

3、本应判处管制,但具有从重情节的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拘留和拘役的区别是什么?

一、拘留和拘役的区别是什么?

1.性质不同。拘役是刑罚方法;而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依法临时剥夺现行犯或重大犯罪嫌疑分子人身自由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以防止其逃避侦查、审判或继续进行犯罪活动。民事拘留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具有司法性质,又称司法拘留。行政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所适用的其中一种行政处罚方法。

2.适用对象不同。拘役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刑事拘留适用于具有《刑事诉讼法》第82条规定的7种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民事拘留适用于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的6种妨害民事诉讼行为之一的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行政拘留的对象是不构成犯罪但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人。

3.适用的机关不同。拘役由人民法院判决;民事拘留须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期限为15日以下,被拘留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而刑事拘留、行政拘留由公安机关直接适用。

4.法律依据不同。拘役的依据是《刑法》;刑事拘留的依据是《刑事诉讼法》;民事拘留的依据是《民事诉讼法》;而行政拘留的依据则是《治安管理处罚法》。

二、拘役是否适用缓刑

拘役适用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拘留的处罚情况,是需要严格基于上述法律规定来进行办理的,特别是对于造成了严重的违法事实的,达到了刑事责任的,那么就是需要按照拘役的标准来进行处理,具体情况下由法院根据实际来判定。

拘役和坐牢有什么区别

法律常识:

拘役和坐牢区别分别是适用对象不同、执行场所不同、期限不同,具体如下:

1、适用对象不同。拘役只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坐牢有期徒刑既适用于罪行较重的犯罪分子,又适用于罪行较轻的分子;

2、执行场所不同。被判处拘役一般是在看守所,而不是在监狱执行;坐牢是对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3、待遇不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4、期限不同。拘役刑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坐牢的期限会因为犯罪分子被判处刑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5、法律后果不同。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弄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犯一定之罪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构成累犯;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除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以外,原则上不构成累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  【拘役的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  【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第四十五条  【有期徒刑的期限】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第四十六条  【有期徒刑与无期徒刑的执行】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18 13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