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饮品如何成为保健食品认证族维生素功能饮料? 保健食品认证

时间:

怎样辨别保健食品认证标志是否安全可靠?

生活经济大有改善后,就有许多人会吃一些保健品,尤其是女性比较多。现在很流行保健食品,很多人都会托朋友或是自己出国购买保健食品。那自己购买的保健食品是否是正品呢?想必有很多人都关心。接下来就教教大家怎样怎样辨别保健食品认证标志是否安全可靠。

一、保健食品认证标志

合格的保健食品外包装左上角一定有“小蓝帽”的保健食品标识,小蓝帽下方有“保健食品”4个字,这4个字下面有批准文号。“小蓝帽”是辨认区分真假保健食品的特制标志,如没有则肯定是假的。

二、批准文号

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或“国食健字”,如果是进口保健食品,则在文号中再多一个“进”字。自2003年6月12日起,卫生部停止受理新的保健食品申报,2003年10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式开始受理保健食品申报,如果在生产日期上看到2003年7月以后由卫生部批准生产的保健食品,则属假冒保健食品。经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格式为:卫食健字 4位数年份 4位数顺序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格式为:国食健字G(或J) (年号) 顺序号,字母G指国产,J指进口。具体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网站或卫生部网站数据库查询。

三、保健功能

我国批准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的种类是有限制的,并非越多越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每个产品的保健功能最多是两种,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最多是五种。目前批准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有23项27种,超过此范围的表述都是违规的。

四、标签及说明书

保健食品的标签上除了应注明保健食品标识、批准文号外,还应标有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配料名称、成分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注意事项、储存方法等有关内容。保健食品的配方组成和用量具有科学依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适合特定人群食用。保健食品的包装上若含有以下“禁忌语”则是假冒的产品,如: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

五、GMP认证

GMP是国际通行的食品医药企业良好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规范,是我国药品和保健食品生产的强制项目。一款保健食品要取得批号在市场上销售,就必须通过严格的动物毒理和人体试食试验,确保产品无毒且有某种特殊的功能。 包装 保健食品的包装和相关广告上应标明以下忠告语:“本品不能代替药物”。消费者如果没有发现上述忠告语,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慎重。

六、条形码

我国零售商品的条形码都选用13位的数字代码结构来表示,左起前3位数码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前缀码(分别为690、691、692、693、694、695)。有时造假者往往不注意这点,露出马脚。具体可登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查询制造商的真伪。

七、防伪标志

市场上许多名牌或者畅销的保健食品大部分都有防伪标志,这些真品的激光防伪封贴极易揭开,且专属条码不会被撕下。假如激光防伪封贴极难揭开或即使揭开封贴,里面的专属条码也会被撕下,消费者就要引起警惕,谨慎购买。 通过以上的辨别方法,若发现保健食品有问题,即可向保健食品生产厂家、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卫生部门联系查证,或监督抽样送检,以便得出更为确切的结论。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从保健食品标识、批准文号、保健功能、标签及说明书、GMP认证条形码和防伪标志等七个方面来辨别保健食品认证标志是否安全可靠。大家若是自己或托朋友买保健食品就不用再担心真伪了,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放心的购买放心的食用。

维生素饮品如何成为保健食品认证族维生素功能饮料?

维生素类饮料在年轻人中十分受欢迎,成为保健品后它们的市场范围也会涉及老年消费者。很多饮料最初只属于维生素类饮料,不属于保健品,要成为保健食品认证族维生素功能饮料需要进行专门的保健品的文号认证。想要获得“小蓝帽”,所符合的标准台阶要高于普通食品。

一、维生素功能饮料介绍:

市场消费人群属于青少年和年轻一族,喜欢运动并且注重健康的青年,行业比较规范,国内品牌力量薄弱,国外品牌价格居高不下,造成消费者爱喝却喝不起的现象,自2009年两年来,功能饮料国内品牌成长迅速。将来,国内维生素功能饮料与国外维生素功能饮料能一比高低,一些企业开始强势进驻维生素功能饮料行业,并在市场中推出了维生素功能饮料,经过1年期间的大范围广告宣传,但市场效果并不乐观,其他企业也重金推出自己的品牌,并重金投放广告,但市场状况依然不乐观,截止2015年,维生素功能饮料进入稳定期,2016年,饮料容量呈现出“增容”的趋势,500Ml的维生素饮料普遍加量100ml,成为600ml。并且饮料格局出现两极分化,清淡饮料和维生素功能饮料出现分化,两种类别饮品分别具有不同的消费人群。

二、相关食品安全法:

第五十一条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职,承担责任。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

三、区分普通饮料和保健饮料:

关键是看饮料中所含有的维他命成分含量是否达到保健品的标准,少的话是饮料,高的话是保健饮品。〖www.fa55.net〗

维生素饮料属不属于保健品,关键看成分有无达到标准,达到了就属于保健品。不管它是不是保健品,都必须通过ISO9000食品安全认证,认证大致要经过三个步骤,通过后才是合格产品。

四、必须获得保健品的批准文号:

批准文号分为有小蓝帽的批准文号(2003年6月12日之前卫生部批,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和没有小蓝帽的批准文号(省卫生厅或卫生局批)。前者有功效性,可以辅助治疗病症,申请小蓝帽需要钱和时间,将相应增加产品的成本;后者作为食品销售,它只是日常的保健,不宣传功效,就像我们天天喝牛奶吃饭一样安全,所以有的就没有特别去批小蓝帽,但是肯定会确保产品质量。

合格的保健品不能含有任何致病因素、虚假信息、夸大功效的文字描述;要保证内容和印刷说明的真实性、一致性;做好其他各种成分含量的标注,否则无法通过认证。要想成为保健食品认证族维生素功能饮料,厂商需要更严格的自我审查。

【保健食品认证】相关文章

16 2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