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伤害1—10级伤残赔偿标准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

时间:

一般工伤具体赔偿标准中的一至十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要求、法律依据。

1-10级伤残赔偿标准

法律常识:

伤残1到10级赔偿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2、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3、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一、申请伤残鉴定的流程如下:

1、提出伤残鉴定申请。当事人出院后,携带医疗票据、诊断证明和病例委托专门的残疾鉴定机构鉴定;

2、鉴定机构受理当事人申请后,应当携带本人的案件、诊断证明等材料,由鉴定人员现场鉴定;

3、鉴定机构将根据当事人的伤情,在一定期限内出具是否构成残疾和伤残程度的鉴定意见;

4、鉴定意见将作为索赔金额的参考依据。

二、造成他人受伤的处罚标准如下:

1、造成受害人受伤的,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数额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2、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伤情的,构成故意伤害罪,给予刑事处罚;

3、不构成刑事犯罪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综上所述,伤残1到10级赔偿标准是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医疗事故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及赔偿项目

医疗(www.fa55.net)事故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各不相同,举例来说,一级伤残的赔偿100%的费用,而六级伤残的赔偿费用只占50%,十级伤残赔偿10%的费用。医疗事故伤残等级1-10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陪护费等合理的必要费用。

一、医疗事故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如下:

1.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一级伤残,赔偿指数100%;

2.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为二级伤残,赔偿指数90%;

3.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三级伤残,赔偿指数80%;

4.二级丙等医疗事故为四级伤残,赔偿指数70%;

5.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五级伤残,赔偿指数60%;

6.三级甲等医疗事故为六级伤残,赔偿指数50%;

7.三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七级伤残,赔偿指数40%;

8.三级丙等医疗事故为八级伤残,赔偿指数30%;

9.三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九级伤残,赔偿指数20%;

10.三级戊等医疗事故为十级伤残,赔偿指数10%。

二、医疗事故伤残等级1-10赔偿项目

三、医疗事故伤残等级如何划分

医疗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是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分为四级:

1.一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2.二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3.三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4.四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伤残1到10级赔偿标准

法律常识:

伤残1到10级赔偿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是27个月工资;

2、二级伤残是25个月工资;

3、三级伤残是23个月工资;

4、四级伤残是21个月工资;

5、五级伤残是18个月工资;

6、六级伤残是16个月工资;

7、七级伤残是13个月工资;

8、八级伤残是11个月工资;

9、九级伤残是9个月工资;

10、十级伤残是7个月工资。

一、工伤伤残鉴定材料如下:

1、被鉴定人需要填写社会保障部和人力资源统一印刷的工伤认定申请表;

2、被鉴定人需要填写社会保障部和人力资源统一印刷的工伤认定申请表;

3、被鉴定人需要出具在医院的就医诊断证明证书;

4、被鉴定人如果是因为职业病而申请的工伤鉴定,需要提交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是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二、伤残鉴定流程如下:

1、当事人痊愈出院,准备鉴定材料;

2、携带材料向鉴定机构提出伤残鉴定申请;

3、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

总之,一级伤残是27个月工资;二级伤残是25个月工资;三级伤残是23个月工资;四级伤残是21个月工资;五级伤残是18个月工资;六级伤残是16个月工资;七级伤残是13个月工资;八级伤残是11个月工资;九级伤残是9个月工资;十级伤残是7个月工资。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17 34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