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斗殴和聚众斗殴的区别 打架

时间:

聚众斗殴罪是刑法中一个重要的罪名,很多人都分不清楚什么是打架斗殴,什么是聚众斗殴,以为这两个是一样的,那么打架斗殴和聚众斗殴的区别?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55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打架斗殴和聚众斗殴的区别

一、打架斗殴和聚众斗殴的区别

结伙斗殴行为和聚众斗殴罪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三点:

(一)构成的主体不同。聚众斗殴罪的构成主体是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结伙斗殴的构成主体是结伙斗殴的参加者和聚众斗殴的除了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以外的参加者。

(二)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聚众斗殴罪的行为主体在客观方面具有组织、策划、指挥或者积极参加聚众斗殴的行为;结伙斗殴行为的主体都是斗殴行为的参与者,没有组织、策划和指挥。

(三)造成的后果不同。结伙斗殴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要比聚众斗殴罪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小。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1、多次聚众斗殴的;

2、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3、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4、持械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打架斗殴会怎么判刑

打架斗殴的判刑是如果致人轻伤的,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致人重伤的,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有致人死亡等严重情节的,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三、 高校中打架斗殴的基本特征

高校中打架斗殴的主体主要是学生,受其年龄、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影响,其打架斗殴具有以下特征。

(一)起因的简单性

大学生入校后,过的是集体生活,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纠纷和矛盾,但因没有妥善地处理好这些纠纷和矛盾而发展为打架斗殴。如在食堂排队打饭时因不满对方插队而斗殴,在路上挑逗、调戏女生而遭其男朋友报复,为女友争风吃醋,等等。

(二)发生的突然性

一些大学生平时不注意文明素质的培养,生活中不拘小节,随随便便,特别是因一些小事与别人发生纠纷后,不是以理服人,而是强词夺理,容易遭到对方的报复。一般从与对方发生纠纷到被打、被刀捅,前后不过十几分钟,有的根本没有任何征兆,令人防不胜防。如学生彭某与杨某、蒋某等几个同学到校门口吃宵夜,在路上因用白话挑逗一名女生,遭到另三个男青年的质问,彭某等人不但不道歉,反而仗着人多势众,强迫对方赔礼道歉。当彭某等人到达夜市坐下不到1 分钟,就被十几个手拿木棍、刀具的人追打,蒋某背部被人砍伤,杨某右腹部被刀捅成重伤。

(三)参与的群体性

从一般性的单打独斗发展到群体性斗殴,这不仅是高校学生打架斗殴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是高校学生思想转变的必然。一些学生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为了适应生活、学习环境,结交一些老乡和朋友,有的还组织“老乡会”和“同乡会”。一些正常的老乡和朋友关系逐步演变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江湖义气,特别是当其中某个老乡或朋友遇到“麻烦”时,他们就会招之即来,用拳头、刀棍向对方讨个公道。这样参与打架斗殴的人数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甚至几十人。此外,有的为了维护某种集体荣誉而采取了错误的做法,例如某校两个系的学生正在进行篮球比赛,场上比赛激烈,而场下双方啦啦队也互相叫阵,由此引起纠纷和冲突,最后发展到为各自所谓的班级利益而发生打群架的事件。

(四)情节的恶劣性

发生在校园里的打架斗殴,从一般的口角、纠纷发展到拳打脚踢,甚至动刀舞棒伤人,严重时发展成为聚众斗殴和伤害案件,而且情节比较恶劣。例如学生马某与唐某等人在宿舍打牌赌钱,唐某赢钱后洋洋得意,马某则气急败坏,与唐某发生口角。过后马某跑道其朋友韦某的宿舍,纠集韦某和一名社会青年,手拿菜刀和砍刀前往唐某宿舍找唐某算帐。唐某见势不妙,下跪求饶。马某不许,用砍刀将唐某左手小指指筋砍断,还将唐某右大腿上约手掌大的皮肉削掉,手段及其残忍。

(五)后果的严重性

打架斗殴的后果非常严重:首先是以身体皮肉痛苦为代价,轻则伤入肌肤,重则伤入筋骨甚至要人性命,其次以人身自由为代价,打架斗殴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定会触犯法律,学业丢了不算,更重要的是失去宝贵的人身自由,受到法律的制裁。

打架斗殴法律怎么处理?

法律关于打架斗殴的处理方式为:在没有构成轻伤以上的情况下,则不用接受刑事处罚,只需接受相应的治安处罚,一般为5-10日的拘留。如果一旦因打架斗殴行为造成他人轻伤及以上的,则可能涉嫌构成故意伤害罪,需接受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一、打架斗殴法律怎么处理?

打架斗殴,如果是轻微伤,不会面临刑事处罚;如过造成轻伤及以上,则有可能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造成轻伤以上,就构成故意伤害罪,要判刑的。按照下面的条款判处。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打架受伤赔偿标准是什么

1、一般规定:

(1)打架致伤他人,尚未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医疗费一般包括医药费、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2)打架致人残疾的,除应当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全部费用外,还应当赔偿残疾者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自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以及残疾者致残前实际抚养而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费。

(3)打架致人死亡的,除应当承担医疗费等全部费用外,还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死者生前实际抚养而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费。

2、具体赔偿标准:

(1)医疗费赔偿金额=已发生医疗费用(不含原发病医疗费用)+预期医疗费用。

(2)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时间×收入标准(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

(3)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时间×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4)陪护费赔偿金额=陪护天数×陪护人数×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5)伤残生活补助费赔偿=伤残等级×医疗事故发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赔偿期限。

(6)残疾用具费赔偿金额=普及型器具的费用。

(7)丧葬费赔偿金额=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8)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被抚养人的人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抚养年限。

(9)交通费赔偿金额=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单据数额之和。

(10)住宿费赔偿金额=住宿天数×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

(11)精神损害抚恤金赔偿金额=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年限(死亡最长不超过6年,残疾最长不超过3年。

(12)死亡赔偿金

受害人在60周岁以下:

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

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20年。

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

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

受害人在75岁以上:

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

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5年。

三、打架做司法鉴定的程序是什么

1、委托

(1)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的司法鉴定委托。

(2)诉讼案件中,在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的情况下,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当事人委托司法鉴定时一般通过律师事务所进行。

2、受理

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应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作出如下决定:

(1)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能够即时决定受理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2)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当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在收领委托材料之日起7日内对是否受理作出决定;

(3)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退回鉴定材料并向委托人说明明理由;

(4)对于函件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在收到函件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答复。

3、初次鉴定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后,由司法鉴定机构指定的司法鉴定人、或者由委托人申请并经司法鉴定机构同意的司法鉴定人完成委托事项。

4、复核鉴定

对鉴定结论有异议需进行复核鉴定的,其他资质较高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复核鉴定。复核鉴定除需提交鉴定材料外,还应提交原司法鉴定文书。

5、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

司法鉴定机构在法定或者约定的鉴定期限内完成司法鉴定后,应当按时出具司法鉴定文书。司法鉴定文书正本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委托人,两份由司法鉴定机构存档。

6、出庭

司法鉴定人应当按照司法机关或者仲裁机关的要求按时出庭。司法鉴定人出庭时,应当出示《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

打架怎么量刑

法律常识:

打架的量刑: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构成聚众斗殴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构成寻衅滋事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8 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