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晚婚晚育 何为晚婚晚育

时间:

我国民法典虽然没有对晚婚晚育的具体时间节点作出规定,但是我们可以知道法律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要求是怎样的。那么,什么是晚婚晚育?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55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怎么算晚婚晚育

法律常识:

算晚婚晚育的情形为:女23周岁,男25周岁登记结婚的,属于晚婚,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且目已经不再提倡晚婚晚育定,而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什么是晚婚晚育

一、什么是晚婚晚育

女的满23周岁,男的满25周岁结婚属于晚婚。女的满23周岁后十个月生育的算晚育。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晚育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奖励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不休奖励假的,按照女方一个月基本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

二、 什么是晚育假

晚育是指适当推迟妇女婚后的初育年龄,初育年龄是指妇女婚后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年龄。我国《婚姻法》规定:晚育是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略有不同)。符合晚育年龄的夫妻,女方可享受的产假,男方可享受的护理假称为晚育假。休假期间视作出勤,不影响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

三、晚婚晚育有哪些假期

(一)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二)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根据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可享受晚婚假10-30天不等(含3天法定婚假)。

(三)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四)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五)婚假的请假时间是连续不间断的假期,包含双休日的时间。

(六)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何为晚婚晚育】相关文章

11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