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离职怎么能拿补偿金 怎么辞职才能拿到补偿金

时间:

劳动者主动离职一般是没有经济补偿的,但如果因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购买社会保险等离职的,是有经济补偿的。关于怎么辞职才会有补偿金的问题,下面由法55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怎么离职可以得到补偿金

一、怎么离职可以得到补偿金

员工自动辞职没有经济补偿金,但是被迫辞职的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离职补偿金如何计算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辞职了公司不发工资怎么办

(一)协商解决。

(二)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单位所在区的劳动监察大队)。

公司不按时支付员工工资的,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立即要求公司支付员工拖欠的工资以及按照拖欠工资的支付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三)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如何辞职才能有补偿金

法律常识:

劳动者辞职只要有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情形的就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用人单位提出,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2)因用人单位过错,劳动者提出辞职的;

(3)劳动者无过错,用人单位提出辞退的;

(4)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裁减人员的;

(5)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终止合同的;

(6)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致劳动合同终止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辞职如何拿到赔偿金

一、辞职如何拿到赔偿金

离职的补偿金发放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采取暴力、胁迫或限制劳动者人身自由等非法方式,使劳动者辞职以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况发生时,劳动者辞职可以拿到经济赔偿金。

二、怎么辞职才能得到赔偿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三、辞退赔偿金多久能拿到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应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工资等,应在十五日内办结。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12 19678